摘要: | 本文旨在討論如何從生活美學理念出發,使用新媒體科技以發展具參與性的美感經驗交流與互動課程。據此,研究者以地理資訊系統為例,首先描述此一新媒體的特徵與功能,論述新媒體如何作為教育實踐的媒介,並視其為一種教學互動的介面。用「劇場」隱喻來看,新媒體不僅作為資訊的陳列、蒐藏與展示,更能轉化「教室」為「集體創作的文本」,實現「生活即美學」、「教室即劇場」的參與課程。
研究者以自身通識課程為生活美學的實踐場域,用「藝術本位」思考教學設計,藉由漢寶德先生的生活美學觀做為編織工具,針對生活美學課程,進行教學策略的論述與實踐。在此個案實踐中,研究者選用Google Earth為工具,透過此介面文本,喚起學生生活中的美感經驗形成審美共同體,促進具有對話性的美感教學與互動,思考科技轉化式的人文藝術教育,用教育行動帶領學生運用在地素材深入生活環境,培養自主學習、審美觀察與想像創造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