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 社會科學研究運用模糊語言量表與李克特量表實證差異比較分析 |
作者: | 王秀惠 劉明修 |
貢獻者: | 美和技術學院講師 日光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經營管理學院 |
關鍵詞: | 模糊理論;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再消費意願;顧客成本 |
日期: | 2006-03 |
上傳時間: | 2011-02-23T08:36:59Z (UTC)
|
摘要: | 傳統李克特式量表(LS)及語意差異量表(SDS)在問卷統計分析上有簡化、應用方便等優點,此兩種量表基本上是屬於二元邏輯的語意判斷模式。計分上,是以等距變數(interval variable )的量化法計算。事實上,Bradly、Katti、Coons(1962)的研究發現,不同語意區間的距離是不相等的。逕將次序變數(ordinal variable)做等距變數的量化,易造成估計參數的偏差。
在不確定情況下,人的推論與估計具有模糊性。傳統量表難以合理地描述其差異性與模糊性。本研究嘗試以模糊集合理論的相關技術來度量研究者之客觀判斷,藉以提升問卷調查之有效性與可信度。
筆者以先前的研究論文「計程車業服務品質、顧客滿意與再消費意願關係之研究」之原始問卷,在語意措辭不變的情形下,另將該量表增加模糊語意的填答設計,以實證兩種研究統計方法差異性,驗證顯示,有「差異」項目,計十題,多數由「同意」轉為「沒意見」。另有「極大差異」項目,計十七題,絕大部分是由「同意」轉為「非常不同意」。經檢視量表原題意內容,發現填答結果,更符合人性的自然法則。
研究顯示模糊語意量表在信效度上都高於傳統量表。相關分析方面,模糊語意量表所得填答資料彼此間之相關性較以兩組傳統李克特式量表之相關性資料為高,在檢定迴歸模型的判定係數上,模糊語意量表在以服務品質、價格成本、時間成本對顧客滿意及再消費意願的迴歸變異分別為R2=0.71及R2=0.56,代表模糊語意量表對迴歸模型的解釋能力均高於傳統李克特式量表(對顧客滿意的解釋能力增加:ΔR2=0.11〜0.13;對再消費意願的解釋能力增加:ΔR2=0.25〜0.33)。
研究建議,對於社會科學研究當牽涉到人的知覺意識或喜好厭惡等模糊現象無法完全精準判定時,應用模糊理論來解釋此類模糊現象,是一個有效可行的研究方法。 |
顯示於類別: | [美和學報] 25卷1期(20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