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唐甄(1630-1704)生於世代為宦的家族,歷經明、清朝代的陵替,晚年窮愁潦倒,僦居吳巿,遂默證潛修,專事著書。雖不若清初三大思想家黃宗羲(1610-1695)、顧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等受人矚目,然其關切世情,所論頗具獨灼之見,深受後人推崇。其《潛書》資之深,蓄之厚,直披胸臆,氣充辭達,書中針對所見所聞,提出一己之見。尤其在當時「人倫不明,莫甚於夫妻」的男尊女卑社會風尚下,仍奮力宗奉孔聖的忠恕之道、取法孟子我所自有的觀點、會通陽明的良知平等之教,及見聞於父輩的庭訓身教等,以為夫婦倫常,小則堪以和門內、成家道,大則足為「善世之大樞」,是齊家之圭臬,治國、平天下之寶典。故特立〈內倫〉、〈夫婦〉等篇,提出「五倫百姓,非恕不行;行之自妻始」之說,強調「敬且和,夫婦之倫乃盡」的觀念,實能箴砭時事,啟迪後人。
本文首敘唐甄生平事略,再敘其倫常觀的形成背景,一則覘其思想概要,一則見其反思時代弊端所提出之觀點,剴切達理;再次則追溯唐甄的夫婦倫常觀之淵源;接著分析、歸納《潛書》中的夫婦倫常觀,終而評定其時代意義,以突顯其價值及與世俱新的實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