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前臺灣在利率衝擊下,壽險公司為調整其經營策略,提升競爭力,在商品策略方面推出投資型保險商品。投資型保險商品最早開始出現在在1956年,由荷蘭先推行,接著美、英等國相繼推出,至今超過半世紀的歷史,在這多元化的社會當中,保險商品是必須以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並且要以創造消費者需求為主要的商業導向,加強專業經營或是多元化的策略成為壽險業者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台灣於2001年,正式賦予各壽險業者經營投資型保險。投資型保險商品在國外已有發行許多年的時間,而現今投資型保險商品謂各國壽險市場的主流。依據保險法規定,所謂之「投資型保險」,係指保險人將要保人所繳保險費,依約定方式扣除保險人各項費用,且依其同意或指定之投資分配方式,置於專設帳簿中,而由要保人承擔全部或部份投資風險之人身保險;簡要的說投資型保險消費者必須承擔風險購買。如何降低消費者對投資型保險之知覺風險及提高購買意願,也是經營管理者非常關注的焦點。
因此本文擬從消費者在購買投資型保險商品的研究方向,探討消費者對產品認知涉入之應用關係,並以問卷調查為主要架構,因此,本文主要係在研究消費者購買投資型保險商品之行為並以涉入的觀點來加以探討,冀本研究結果能作為壽險公司未來擬定產品設計及行銷策略時之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