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前國內路跑賽事盛行,民眾參與路跑活動熱絡,然而卻較少整合性探討有關臺灣路跑賽事參與行為之研究,並建構影響臺灣路跑賽事參與者滿意因素及參與行為之整合模式。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一)調查臺灣地區路跑賽事參與者人口背景與參與型態現況;(二)調查臺灣地區路跑賽事參與動機、過去經驗、賽事意象、目的地賽意象、滿意度、參與意圖及再參與行為之現況;(三)比較不同背景參與者對路跑賽事參與動機、過去經驗、賽事意象、目的地賽意象、滿意度、參與意圖及再參與行為之差異;(四)建構影響臺灣地區路跑賽事參與滿意因素、參與意圖及參與行為整合模式。本研究綜合影響路跑賽事之滿意因素及參與意圖相關文獻,編製「臺灣地區路跑賽事參與動機、過去經驗、賽事意象、目的地意象、滿意度、參與意圖及再參與行為調查表」為工具,選擇臺灣地區具代表性路跑賽事及參與者為對象,採合目標取樣方法回收1,556份有效問卷(發出2000份,有效回收率77.8%),所得資料以SPSS(17)套裝軟體及AMOS(17)進行資料分析。獲得結果如下:(一)臺灣地區路跑賽事參與者以男性、青壯年齡層、大學學歷、製造業及服務業、四萬元以下收入及居住北部者比例較高,參與者參與半程馬拉松比例最高,參與次數則以參與馬拉松者最高;(二)臺灣民眾之路跑賽事參與動機包括目標成就、社會聯結、賽事吸引及健康體能,過去經驗包括功能性經驗與愉悅經驗,賽事意象包括賽事經驗、賽事象徵及賽事特色,目的地意象包括遊憩氣氛、遊憩機能及遊憩吸引,賽事滿意度包括整體滿意、服務需求、品質承諾,賽事參與意圖包括參與意願與資訊關注,再參與行為則以參與準備與推薦好友參與,參與者對上述變項均有中高程度之認同;(三)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月收入及參與頻率之參與者在參與動機、過去經驗、賽事意象、目的地意象、滿意度及再參與行為大都有顯著差異;(四)本研究理論所發展之模式顯示各潛在變項對整體模式的解釋力均良好,路跑參與者之參與動機、過去經驗、賽事意象、目的地意象均能有效預測滿意度與再參與行為。綜合結論,本研究之實證資料顯示,臺灣路跑賽事參與者背景十分多元,可說是全民參與路跑運動,參與者對路跑參與動機、過去經驗、賽事意象、目的地意象、滿意度及再參與行為均有高度之認同,而不同背景路跑參與者之參與動機、過去經驗、賽事意象、目的地意象、滿意度及再參與行為均有顯著差異,路跑參與者之參與動機、過去經驗、賽事意象、目的地意象對其滿意度與再參與行為有顯著影響。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政府與主辦單位擬定路跑賽事推廣策略,以及規劃、改善路跑賽事活動、巿場區隔、服務供給及行銷策略之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