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近年來戶外音樂活動的盛行,音樂自由對全國人民不再是束縛壓抑的,而是另一種參與以及休閒活動;音樂的種類是如此的多元化,所代表的意義卻也是多元,但若是沒有知識的音樂將會容易被非法驅使,這樣就失去真正音樂原來的意義了。參考法務部公告的青少年毒害相關數據顯示,音樂活動中所造成年輕族群之毒害問題更是年年居多,不再是單純的社會毒品事件。也由於近年濫用藥物,如安非他命、搖頭丸或K他命等…,常藉由各項搖滾音樂或派對活動,利用現場的氣氛,使參加者失去對毒品的戒心而落入毒癮的深淵,也因毒品的品質不一定,常導致青少年致死的現象發生(法務部,2007)。 本研究主要在研討分析國內流行音樂參與者次級文化問題,並運用觀察法、訪談法及卡方趨勢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分析國內盛行之音樂型態與其是否有顯著之不同之毒害意義,並將其結果彙整成音樂知識管理,以提供日後國內流行音樂產業相關經營管理策略參考。 本研究結果得知(一)國內流行音樂活動與毒品有著顯著之關係。(二)國內流行音樂活動與搭配之飲食有著顯著之關係。(三)國內流行音樂活動將代表著不同之次級文化。(四)國內流行音樂活動會隨著時間點有著不同之影響。(五)國內流行音樂活動會隨著區域性有著不同之影響。(六)國內流行音樂活動中之毒害種類與飲食有顯著之關係。(七)國內流行音樂活動中之毒害種類與不同之次級文化有著顯著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