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876/3793 (76%)
造訪人次 : 3856442 線上人數 : 5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MUIR
通識教育中心
--會議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MUIR
‧
管理
Meiho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
通識教育中心
>
會議論文
>
Item 987654321/960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meiho.edu.tw/ir/handle/987654321/960
題名:
《論語》之通識學說
作者:
楊錦富
貢獻者:
美和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1-05-09T07:41:30Z (UTC)
摘要:
通識之學,在於成人,人即仁也;同樣,仁即人也。此仁之所以為人之說,論語》一書所見最明。故學《論語》,其實即學通識,二者之間,為一體兩面。
然成人之學,有其深淺。淺者止於聞見,而未踐履,即紙上談兵之謂;深者於聞見之知外,亦求德性之知,終則踐履篤行以成之。是成人之學,必求德性之知與與踐履之行,所謂本體、工夫之一貫也。
事實上,論及本體、工夫之學,依《論語》之述,則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之說可以概之。而如迴向思考,其逆行之述,又為游於藝、依於仁、據於德,而志於道。此即孔子下學上達之意,關鍵仍不外乎「人」。推而言之,游藝、依仁,即人與物和人與事的下學工夫;據德、志學,即己內心之德的反省與體悟,又為上達的理念。由此知欲成《論語》所云通識之人,須下學與上達,亦須由「游藝、依仁」而「據德、志道」,積累向上,乃能成人。否則,欲一念成人,且求當下頓悟,不免落於狂禪之流。
因之,孔門為教,當非口舌之講而已,扣緊之處,乃在日日行之,所謂「學而時習」者,即為學之人日復一日,黽勉以進,所學才日進有功,才合於通識課程的設計,亦「茍日新,日日新」之謂。
至於參考用書,有參酌朱子《論語集注》者,有節自劉寶楠《論語正義》者,意在說明篇什的撰作,既不偏義理,也不偏考據,蓋漢、宋之學,綜而兼之,本無門戶之見可言,所求則在人格之完美。
顯示於類別:
[通識教育中心]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論語》之通識學說.pdf
320Kb
Adobe PDF
5149
檢視/開啟
在M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