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2894/3822 (76%)
造访人次 : 4281382 在线人数 : 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全部MUIR
通識教育中心
--期刊論文
查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进阶搜寻
主页
‧
登入
‧
上传
‧
说明
‧
关于MUIR
‧
管理
Meiho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
通識教育中心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1340
数据加载中.....
书目数据导出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引文信息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meiho.edu.tw/ir/handle/987654321/1340
题名: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署:其本質、內涵與對台灣之影響
作者:
林進生
;
初國華
贡献者:
民生學院
关键词:
兩岸協商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
兩岸關係
;
經濟交流
;
全球化
日期:
2011-09
上传时间:
2011-10-12T07:38:16Z (UTC)
摘要:
隨著全球化在國際社會的展開,國與國間既分享著共同的利益,也存在著相
互依賴的關係。然而,自1990 年代末期台灣實施「戒急用忍」政策後,十餘年
間,台海兩岸間就處於政冷經熱的狀態。因此,國民黨於2008 年贏得總統大選
後,就視兩岸間經貿關係的正常化為一個迫切而必要的課題。事實上,擴大兩岸
經貿合作是馬英九在2008 年總統大選時的政見之一,而胡錦濤也在《胡六點》
的聲明中強調類似立場,因此,兩岸官方在2008 年後就開始廣泛的協商經貿合
作事宜,並於2010 年六月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由於這是兩岸分
隔六十年來雙方簽署的最廣泛的經貿協定,其未來發展深值觀察。本文基於兩岸
交流或經濟整合的脈絡,擬探討ECFA 的來龍去脈及其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在論
文結構上,首先說明中國大陸市場對台灣的重要性,這是台灣急於簽訂ECFA 的
主要原因。接著探討ECFA 的起源、本質、內涵,以及簽訂ECFA 後對台灣所造
成的影響及不利的衝擊。結論則認為,中國大陸既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機會,也是
最大的安全威脅;因此,台灣應審慎利用ECFA 的簽訂,擴大兩岸經濟合作,但
也須避免過度倚賴對岸的市場。
显示于类别:
[通識教育中心]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浏览次数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署_p81-96_.pdf
1352Kb
Adobe PDF
4340
检视/开启
在M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