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ho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987654321/136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2880/3801 (76%)
造访人次 : 3839417      在线人数 : 4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MUI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meiho.edu.tw/ir/handle/987654321/1362


    题名: 艾草萃取物之抗B型肝炎病毒活性試驗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y of Artemisia indica Willd.
    作者: 黃瑞齡;施慧娟;陳春香;潘孝萱
    关键词: 艾草;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
    日期: 2011-09
    上传时间: 2011-10-19T07:25:40Z (UTC)
    摘要: 艾草(Artemisia indicaWilld.)為菊科艾屬植物,常見於中藥漢方與民間草藥,以及養生的藥酒、精油。客家人對艾草的使用尤其廣泛,艾糕、艾粿、艾草粄等等多種添加艾草的食物。全草藥用,具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作用。
    B型肝炎是國人常見的肝臟疾病,會引起急性及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長期染病,極易轉為猛暴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傳統醫學對肝膽疾病之治療,除了許多經典古籍所記載的經驗方外,尚有許多民間認為對「肝炎」、「黃疸」、「肝硬化」以及「肝癌」具有療效,而為大眾所傳頌之單味藥或偏方,近年來經由科學驗證,這些都是抗B型肝炎病毒中草藥開發之寶貴資源。對病毒具專一性,且對細胞的毒性小,療效指標大,才是理想的抗病毒藥。B型肝炎目前雖然有疫苗,但是國內仍有約300萬病毒帶原者需要治療,目前臨床上使用之治療藥物,以lamivudine(即3TC),有非常肯定的療效,可惜仍然有抗藥性的問題,因此抗B型肝炎病毒中草藥的開發,仍為當務之急。本計畫以體外細胞培養模式,利用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測定艾草粗萃物對人類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及e抗原之作用,試驗結果顯示:艾草粗萃物對B型肝炎病毒具極顯著抑制作用,期望有助於中醫臨床抗病毒藥物之開發。
    显示于类别:[研討會] 2011南台灣健康照護暨健康產業國際學術研討會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艾草全文.pdf488KbAdobe PDF2111检视/开启


    在M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