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ho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987654321/191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2880/3801 (76%)
造访人次 : 3839665      在线人数 : 17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MUI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meiho.edu.tw/ir/handle/987654321/1918


    题名: 國際禮儀接待員訓練課程-A班
    作者: 王子玲;張耀中;王恩普
    贡献者: 民生學院
    关键词: 國際禮儀;國際禮儀接待員;會展活動規劃師;會展行銷管理師
    日期: 2012
    上传时间: 2012-11-01T07:59:57Z (UTC)
    摘要: 「禮者天地之序也,無禮不成事」天第萬物皆需要有規範,社會才會有秩序,許多人都認為禮儀等有需要的時候才來學就好了,其實不然,每天只要接觸人群就有禮儀來約束行為規範。

    歐美日本等國家從小就培養幼童尊重別人,要讓禮儀容入日常生活中,才能獲得很好的友誼及開拓自己的人際關係,所以文明國家,社會層次越高者越有禮貌,所謂「樹木不經日曬雨淋不長高,人格未經千錘百鍊不健全」大家應該學習稻穗精神,越飽滿腰身彎的越低,才能獲得別人的敬重。

    現代人標榜國際化,所謂國際化就是要知禮守節,禮者無節則社會脫序。從事禮儀教學工作多年見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不同族群,從他們身上發覺人與人相處的關鍵,幾乎都是在生活小細節的關照與彼此的尊重,所以「對上要敬;對下要慈;對人要和」有一句話說「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不正是詮釋做人處世要退一步海闊天空。

    禮儀教育絕對不是上流社會的附屬品,它應該是全民教育,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由小紮根,知禮守禮,必能消弭暴戾之氣,淨化社會風氣,進而提昇國家形象。

    國際禮儀涵蓋食、衣、住、行、育、樂及文化習俗,如要有禮走遍天下,基本的餐桌禮儀,旅遊寄宿、公共場合應對,穿著藝術、人際開拓,都需具備豐富的學理,才能左右逢源,遊走於國際間,如此方能立足台灣,放眼全世界,獲得國際人士的敬重與推崇。
    显示于类别:[餐旅管理系] 專書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國際禮儀接待員訓練課程A案產學合作研究-王子玲送出1].pdf7454KbAdobe PDF3584检视/开启


    在M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