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ho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tem 987654321/72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2880/3801 (76%)
Visitors : 3861787      Online Users : 78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MUIR > Journal of Meiho University > v.22 n.1(2003/04) >  Item 987654321/72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ir.meiho.edu.tw/ir/handle/987654321/725


    Title: 從屏東縣客家文物館的設立論六堆忠義祠的社會功能
    Authors: 吳煬和
    Keywords: 六堆;客家;忠義祠;客家文物館
    Date: 2003-04
    Issue Date: 2011-04-14T06:40:24Z (UTC)
    Abstract: 近年來,客家意識風起雲湧,保存客家文化呼聲四起,究其實,皆起源於客語的大量流失,激起客家族群的危機意識所致。政府機關面對客家族群的呼聲,也有一些回應:中央設立「客家委員會」,部分縣市推動設立「客家事務局」,皆是具體表現。在機關設立之前,因應客家人保存文化的呼聲,除了推動母語教育外,就是設立家文物館,南部地區就有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分設三座「客家文物館」。「客家文物館」的設立,不外是為了達到蒐集、整理、保存、研究客家文物的目的。
    「六堆」是南部客家人的大本營,也是超越行政與地域限制的族群團體,除了美濃地區屬於高雄縣外,其餘地區在行政皆屬於屏東縣。屏東縣「客家文物館」就設立在六堆的精神象徵「忠義祠」後面,設計上與「忠義祠」的建築結合為一。「忠義祠」祭祀的對象為清代以來六堆地區位保鄉衛家犧牲的客家烈士,近年來雖祭祀對象有所增加,但仍不脫以客家人為主體。因此,「客家文物館」建於此,自然有其象徵上的意義。
    時空環境轉變,「忠義祠」的祭祀已漸漸不受重視,所代表的精神逐漸為六堆客家人淡忘,「客家文物館」的設立,自然被寄與振興六堆文化、忠義精神厚望。文物館若能帶動參觀的人潮,連帶「忠義祠」也會受到重視,這種期望自然是無可厚望。但是審酌「客家文物館」、「忠義祠」的各項條件即所謂「客家文化」的深度,則「客家文物館」的功能是否應該配合「忠義祠」的精神,重新定位規劃,使其能發揮最大的功能,而不僅只是所謂「客家文物」的展示場。
    本文試圖透過對「忠義祠」起源、沿革、運作方式的探討,闡揚「忠義祠」的精神及內在意涵,配合「客家文物館」的設立,嘗試找出未來的發展方向,並為落實文化紮根的工作,提供一些意見。
    Appears in Collections:[Journal of Meiho University] v.22 n.1(2003/04)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MU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