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876/3793 (76%)
造訪人次 : 3855425      線上人數 : 2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MUI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meiho.edu.tw/ir/handle/987654321/3448


    題名: 麴菌群於丹參為基底之低溫發酵技術開發
    作者: 顏宏愷
    關鍵詞: 丹參;發酵技術
    日期: 2017-11-16
    上傳時間: 2017-11-16T07:10:16Z (UTC)
    摘要: 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管花目(Tubiforae)、脣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屬(Salvia)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血生根、大紅袍、紫丹參、夏丹參、紅根刺參,是一種中國傳統常用之中藥材,藥用部位為根部,【本草綱目】稱丹蔘:活血,通心包絡,補心血,調經脈。丹參喜氣候溫暖,光照充足且濕潤的環境,野生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坡地或河邊,採製主要在春、夏季,除去泥土後曬乾。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台灣及南亞等地區,丹參為鼠尾草屬中總丹參含量最高者,且有效成分-丹參酚酸B主要分布在丹參全根。在近代醫學研究中指出,丹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能力,且其所含有之成分,丹參酮類、隱丹參酮及丹參酚酸類皆具有高度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抗菌和修復缺血性臟器損傷的能力,然而丹參作為藥用的發展太過於狹隘,且單方食用的缺點亦須要獲得改善,因此為跳脫中醫藥用的使用方式,本計畫搭配發酵技術,將改變丹參長期以來的食用方式,並專注提升其中有效物質的生產,達到商品價值提升之成效,並建立中草藥於酵素之開發應用。
    顯示於類別:[生物科技系]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顏宏愷結案報告F.pdf515KbAdobe PDF1檢視/開啟


    在M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