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872/3785 (76%)
造訪人次 : 3421684      線上人數 : 1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MUI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meiho.edu.tw/ir/handle/987654321/3684


    題名: 聲律論的遞進/演進——《文心雕龍》與《閒情偶寄》比較
    作者: 顧敏耀
    關鍵詞: 劉勰;李漁;聲律論;永明體;湯沈之爭
    日期: 2018-05
    上傳時間: 2019-05-17T02:59:59Z (UTC)
    摘要: 劉勰與李漁二位文論家所處的時代,前者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稱文學自覺的時代,後者是明清戲曲大放異彩的時期,這兩個時期都有相似之聲律論爭。《文心雕龍》與《閒情偶寄》這兩部文論專著雖有雅俗之別,論述對象一個主要是詩文,一個主要是戲曲,不過都特闢一個章節〈聲律〉,也都面對了當時文壇的聲律論辨,更都有意總結歸納前人所言。劉勰《文心雕龍‧聲律》主要是以提綱挈領、高屋建瓴之筆法,表述詩歌聲律之起源,強調聲律和諧之重要;李漁《閒情偶寄》則是不厭其煩的以淺近的文字進行論述,對於唱詞與賓白之聲律,要求以實際演出能有良好效果為最高指導原則。劉勰表達支持沈約聲律理論之意,李漁則綜合了湯、沈二家說法,認為應該努力要求文律雙美。在論述對象方面,劉勰針對的是韻文,與沈約「永明體」聲律理論相同,並未將論述範疇拓展至無韻之文;不過明代湯、沈之爭本來只是集中在唱詞上,李漁則擴大到連賓白也包含進來。惟二人對於各地方言不同聲律之看法,都著重於純粹性、一致性之要求。若就其影響層面來看,劉勰肯定了詩歌聲律結構之審美功能,對於近體詩的創作風潮起了推波助瀾的正面而積極之作用;李漁的戲曲理論,也因極具實際應用價值,對於《長生殿》、《桃花扇》之創作,以及近代王國維、吳梅之戲曲理論建構,都具有不言可喻之指導與傳承意義。
    顯示於類別:[美和學報] 36卷2期(107/05)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聲律論的遞進/演進──《文心雕龍》與《閒情偶寄》比較(PP.35-50).pdf1191KbAdobe PDF1784檢視/開啟


    在M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