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876/3793 (76%)
造訪人次 : 3856891      線上人數 : 41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MUI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meiho.edu.tw/ir/handle/987654321/419


    題名: 先秦諸子「無為」思想之探究
    作者: 林文華
    貢獻者: 美和技術學院共同科專任講師
    關鍵詞: 無為;;先秦諸子
    日期: 2000-08
    上傳時間: 2011-03-14T10:41:27Z (UTC)
    摘要: 「無為」一詞,一般皆以為是道家老莊思想的代表,其實先秦各家思想對此亦有許多不同的解釋,值得後人留意。
    例如:儒家雖罕言「無為」,然而孔子偶亦云及,大致皆以道德實踐為主。道家談「無為」者,以老子、莊子為代表。老子提出「無為」以對「有為」,避免給人民過多的干擾。「無為」思想落實到人事則為「守柔」、「不爭」,落實到政治上則為「小國寡民」,皆是實踐無為的具體功夫。因此,老子的「無為」最終目的乃是要「無不為」。莊子則不然,其注重人生修養,而不看重現實社會,故其「無為」乃真不為,而追求一個純任自然、逍遙無為的人生境界。至於韓非子,則採用老子「無為」的觀念,作為國君控制臣下的技術,無為乃成爭奪權勢的工具。其他各家言及無為者,如慎子等黃老學派、管子等稷下學派、荀子、呂氏春秋等,亦一併探討之。
    所以無為一詞在先秦各家實有不同涵義,不可一概視之,而有深入探究其內容精義,以收各家學說優點之必要。因此,本文嘗試以「無為」一詞,來探討諸子學說的不同,從而得到綜合性的體悟。
    顯示於類別:[美和學報] 18期(2000/08)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M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