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
Constructingthe Theory of Domestic Violence in Two Confucian Societies-Taiwan and Korea |
王玉民 |
|
2010 |
Exploring Geometric Cognition of Young Children |
Wen-Tung Hung; Chin-Hsiang Fang |
![](/image/icon_pdf.gif) |
2015-12-28 |
The Horticultural Therap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aiwan Welfare Field |
Pan, Pey-chun |
![](/image/icon_pdf.gif) |
2011 |
五大人格特質量表中文版之信效度研究 |
王秀美; 李長燦 |
![](/image/icon_pdf.gif) |
2011 |
人口老化與全民健保支出:死亡距離取向的分析 |
李大正; 楊靜利; 王德睦 |
![](/image/icon_pdf.gif) |
2010 |
受戒治者職業重建經驗之研究 |
鄭善明; 潘秋月 |
|
2016-11-10 |
台灣人口轉型中的人口動能 |
李大正; 王德睦 |
![](/image/icon_pdf.gif) |
2011-03 |
台灣八八風災後之兒童少年福利服務之工作省思—以高雄市那瑪夏區經驗為例 |
張書禎; 陳維智; 鄭善明 |
|
2015-11-17 |
品格教育融入兒童團體活動之行動研究 |
王明鳳; 吳思賢; 謝惠芳; 吳天壽; 孫美玲; 鍾孟雪; 曹秋婷; 陳佩英 |
![](/image/icon_pdf.gif) |
2010 |
女性新移民社會支持欲家庭關係之研究─以東港區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為例 |
鄭善明; 林秀妹; 廖秀芬; 劉芳余; 曾時珍; 苑慧珍; 戴信美; 邱志豪 |
|
2016-10-13 |
居家服務督導員職涯之研究 |
黃瓊妍; 范幸玲 |
![](/image/icon_pdf.gif) |
2012 |
從一位家暴受虐兒的經歷分析其家庭、受虐者人格特質及求助與諮商歷程 |
王秀美; 范幸玲 |
![](/image/icon_pdf.gif) |
2016-10-13 |
從一個安置寄養學童的案例探討學校與機構間資源整合和輔導現況 |
吳采瀅; 王秀美;范幸玲 |
![](/image/icon_pdf.gif) |
2015-12-28 |
從社會世界觀點分析醫療用電動代步車產業的政治性 |
潘佩君 |
![](/image/icon_pdf.gif) |
2010-12 |
懷舊治療充權模式在老年人之生活品質評估研究 |
王明鳳; 黃誌坤; 鄭合君; 姚淑吟 |
|
2015-11-10 |
機構臥床長者個別化照顧服務方案成效評估-以行動學具車為例 |
王明鳳 |
![](/image/icon_pdf.gif) |
2016-11-28 |
正向照顧新模式:青年跨世代老人服務之研究 |
陳秀靜; 呂季芳; 郭俊巖; 楊秋燕; 楊秋燕 |
![](/image/icon_pdf.gif) |
2016-12-14 |
正念靜心與基模覺察整合運用於處理案主關係困擾之探討 |
翁令珍 |
![](/image/icon_pdf.gif) |
2015-12-28 |
殘缺身體與遺失的人生片段:Chris Ware小說Building Stories中失能者的生命敘述 |
林經桓; 潘佩君 |
![](/image/icon_pdf.gif) |
2011 |
災變社會工作生命歷程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 |
鄭善明; 楊淑鳳; 李之琳; 賀藹棻; 陳宥綾; 高俊傑; 林湲瑩; 施幸芬 |
|
2010-12 |
災變重建培力方案執行成效之研究-以台東縣金峰鄉電腦培力方案計畫為例 |
鄭善明; 莊梅蓮; 李玟潔; 張玉珮; 謝秀娟; 王淑貞; 黃曉莉; 吳佩真 |
|
2012 |
社區復健中心精神障礙者參與職前準備服務方案之成效評估 |
王明鳳; 林孟郁 |
![](/image/icon_pdf.gif) |
2010-12 |
社區肢體障礙長者的健康因素對生活滿意度之影響~以高雄市民族社區為例 |
王明鳳; 鍾燕惠; 劉萬祥; 邵琬茜; 彭婉玲; 黃雅萍; 陳淑雲; 伍麗雪; 何玉華 |
|
2011 |
社會互動模式與校園毒品防治 |
鄭善明 |
|
2019-01-10 |
「祖孫共融、代間互動」之正向老化服務方案 |
王明鳳 |
![](/image/icon_pdf.gif) |